各位高道大德、各位师长、善人,慈悲! 小道是南岳坤道学院的学生——袁崇凌,今天的讲经主题是“慈物待人”,放下惯性思维与诸位共同学习祖师留下的经典与智慧。
一位老道长曾经问我:“为什么道观里供奉的神仙都是眉目低垂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件事情?老道长对我说:“神仙都是大慈大悲的,如果神仙的眼睛往上看了,那他就看不到我们凡间的芸芸众生,更遑论去普度生灵、超凡入圣了,所以神仙的塑像都是塑的眉目低垂的”。神仙尚且如此谦卑,何况我们这些修仙学道之人,更应该学习谦卑慈悯的品行。
各位师长大德常常教导我们,每天都要怀着恭敬一切的心态来接人待物。所以我们道人与人见面,要相互“慈悲”问好,进殿堂给祖师磕头行礼等都是慈心下气的表现。这就是要求我们大众要永葆慈悲之心,对待众生我们要像母亲爱护自己孩子一样去关怀他们。道生万物,更慈育万物。所以我们修行人在接受万物恩泽的同时,更要懂得“反哺施恩者”。有人可能会问:“道长,为什么有些道观供奉的神仙,非但不是慈眉善目,反而常常怒目威猛,那是不是心中没有了慈悲?”我可以肯定的回答你:“不是的”。俗话说:慈母严父,慈眉善目的神仙就如我们的母亲,怒目威猛的神仙就如我们的父亲,大家会觉得父亲因为你做错事,发怒一次打骂你,你就会觉得父亲不爱你了吗?爱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但慈悲心则是一致的。
在我村中就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两个邻居大妈,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了口角。声音很响把一位大妈的儿子给吵醒了,她儿子就跑出来吼了几句说:“你们不要再吵了!” 对面大妈一听更生气,怎么连她儿子也一块骂。那小青年受不了,就怒气冲冲的去厨房拿了一把刀,对着这个大妈一通乱砍,妇人就因为流血过多而死去。最终,儿子也因为故意杀人罪被判了死刑。最后这就导致的后果是;一边的妇人失去了儿子,一边的儿子失去了母亲。就是因为没忍住胸中的怒火,使得双双家破人亡。如果大家都做到了功课经中的慈心下气,那么邻里之间自然相互慈悲包容。非但不会发生悲剧,反而邻里和谐。
前面谈到了慈,除了具有通常仁慈的意思,还有另外一层深意。我们可以来看;慈这个字,玄玄一心,就是两个玄一个心字构成的。在道家这个慈,就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意思,也就是指我们道心的所在地。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啊,有道之人他善于效法天道自然,才能进入这个包容万物妙性的慈心大门,方可称为一个合格的道士。
要做到慈心向善
祖师说:“一切消灾法,一切解厄法,莫如行善”,那么与人为善、劝人向善都是可以的。你不管道教重承负,佛教讲因果。因为无论你听谁的,行善都是能积功累德的。道生阴阳,在社会群体中,也是善者不善者同处一个道场。只有我们相互慈悲包容,才能携手共进。在共建和谐的同时,也是帮人帮己,至少能为自己创造个良好的生活环。我们在道观,就要时时检点自己,切莫让“一把无名火、烧毁功德林”,我们要做到俭言养德,读经明理。并时常反省自己,应该做到:
一、尊师重道、友爱众生。
二、不骄不燥,虚怀若谷。
三、外形庄重,内心虔诚。
要以慈悲的心做谦虚的事
《道德经》中说:高以下为基;邱祖说:愿慈心下气,恭敬一切。都是教人虚怀若谷,恭敬他人。使自己恶习远去,才能妙道长存。比如我们去道观烧香许愿,要想与神仙沟通,祈求愿望成真。就必须要有虔诚的心,恭敬的行。获得神灵认可,方能有感皆通。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有个陌生人,一上来就让你送他一百万,你会同意吗?即便是我们跟父母要钱买东西,有时候都要撒个娇,卖个萌。
再比如我们道童去十方丛林云游参访、挂单学习时,你是否是一个合格的道人,老修行往往一眼就能看清。没有道炁道骨的人,他理都不理。为什么?你为人高傲自大、你有一分本事就有一分傲气。自己做不到慈心下气,却遑论求老修行指点,凭什么?况且修道真知,你若不是载道之器,即便慈心传你一两个法门,你也未必信授奉行。诸多后学,包括本人,常常对老修行言语偏颇、嬉笑无礼,因此经常错失仙道机缘。现在想起来十分惭愧,小道今日才有幸明理,今后一定恪守己身,痛改前非!
有历史书记载轩辕黄帝久慕真人广成子道高德重,遂带领大臣一起访道崆峒山。在路上遇见一人号称无涯先生,却不知就是广成子。与之坐论真道,只觉他说话不合常理。训诫之声特别刺耳,心怀不满就愤然离去。多年后,轩辕黄帝遇见浮丘公,才知道原来无涯先生就是广成子。就因为自己的性情,当面错过了仙道机缘。轩辕黄帝羞愧不已,赶紧虚心请教浮丘公,怎样才能见到广成真人。浮丘公就教黄帝修真,十年丹成。一身虚怀若谷,再去崆峒山访道,方才得见广成真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哪怕你上至天子下至庶人,一切皆以修身为本的重要性。
道教每一个全真祈福朝科里都有一个《酬天地》经韵,当高功们唱诵到“求忏悔宥罪福延龄”中的“求忏悔”时。全体高功必须跪拜俯身向祖师爷磕头顶礼,这表明玄门弟子对祖师由衷而发谦卑恭敬之心。曾经有居士跟我说:“道长!我不是一个出家人,我以前也常常以偏概全,自以为自己很有正义感。一听到有人说出家人犯戒时,我就鄙视呵斥出家人。后来看了道教经典我才知道那都是因为我自己心性不足,根基不够的表现。现在我看到不好的事物,就时常反省自己;我是否也有类似的恶习,当我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是否能够做的比他好。我已怒从心头起,难免恶向胆边生,今天手抄《太上感应篇》一遍,挽救自己的心性和根基。”听了居士的话,我沉默了许久,想起玉鼎真人曾经说过的话,真人曰:“无所不载者,则要慈心下气,恭敬一切。广博胸襟、包罗万有。则可金光护体,万恼不侵。”仔细想来,在我的修道生涯中,往往过多强调自己的修行,虽然多了一分修行的优越感,却忽略了服务众生的谦恭意识。
《金莲正宗记》记载;有一天,谭处端,潭祖云游到磁州,有个喝醉酒的人就问潭祖说:“你从哪里来?”潭祖还没来得及回答,那喝醉酒的人就一拳打过来,打断了潭祖两颗牙齿。各位善人,重点来了,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你是过去打他一拳呢?还是叫他赔医药费呢?我们可以来看有道真人他是怎么做的。书中记载说潭祖:“面容俞和,把牙齿吐出来握在手中,歌舞而去。”这话传到关中,马丹阳祖就赞美潭祖说:“真是一拳消尽平生业啊!”这才是圣人的心境。
祖师的慈悲,不仅仅体现在神像的慈眉善目上,祖师更多时候是以身作则,教导我们大勇大义、大慈大悲。每当我看到慈悲这两个字,我就想起丘祖,丘祖七十多岁时为了玄门弟子,为我们千千万万百姓,毅然踏上西行的止杀之路。作为丘祖门下弟子的我们要改变因他人之不幸,空显道义之姿,要修一颗善良的道心、将心比心、时常做到换位思考,才能以道心贴近祖师的道心,才能与祖师的慈心相融,才能达到“空心谷神,惟道来集”的虚和道境。”
各位高道大德、各位善人,小道今天的分享就到此为止,感恩各位的聆听。祈愿大家都能做到如谷慈心、都能脱胎换骨,福生无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