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职业指南
老年癡呆的飲食禁忌與護理方法:11個關鍵要點
一、癡呆的飲食禁忌有哪些
忌過飽:老年人飲食應七八分飽,如果長期貪多求飽,既會增加胃腸的負擔,又會誘發或加重心腦血管疾病,甚至發生猝死。
忌進食過晚:老年人的三餐進食時間宜早不宜遲,這樣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飯後休息,可以避免積食或發生低血糖。
多喫些粗糧:精細米麪中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含量較少,營養不及粗米粗麪。因此,老年人應適當多喫些粗糧。這是老年癡呆的常見飲食之一。
少喫肉:老年人過多地食用肉類食物,會引起營養平衡失調和新陳代謝紊亂,從而易患高膽固醇血癥和高脂血症,不利於心腦血管病的防治。
不貪酒:老年人長期貪杯飲酒會使心肌變性,失去正常的彈性,還會加重心臟的負擔,損害肝臟,引起血壓升高等。這是常見的老年癡呆的常見飲食。
不喫過硬食物:老年人的胃腸消化、吸收功能較弱,如果貪喫堅硬或未熟爛的食物,時間久了易患消化不良或胃病。
限鹽:老年人攝入過多的鈉鹽,容易引發高血壓、中風、心臟病及腎臟疾病等。因此,老年人的日常飲食應清淡一些,且要少喫鹹菜。
二、如何護理好癡呆症老人
進食
老年癡呆患者常常忘記自己是否已進食,故而不斷索食;也常常因不懂得怎樣使用餐具,在進食時弄得一團糟;還可能因爲忘記飲水而導致缺水。
護理方法首先應讓患者定時與他人一起用餐。如果患者不停地想喫東西,不必對患者過分指責或對其要求置之不理,可以將用過的餐具放在洗滌盆中,以提醒患者在不久前才進餐完畢,也可在正餐時不要給患者過多食物,將部分留下待患者要求時再給。
進餐時,不要太介意禮儀,可讓患者用手拿取食物,或使用一些特別設計的餐具,如需要可餵食。要避免患者在同一時間吞食固體和液體食物,因爲這樣做患者會把食物吞下而不加以咀嚼,並因此導致窒息。
此外,每天要定時安排患者飲水,並注意水溫不可過熱或過冷。最好爲患者提供規律的生活和適當的活動,轉移其注意力,以免患者時常嚷着要喫東西。
梳洗和沐浴
患者常因身體不適,或誤以爲已經梳洗過、不能分辨清潔與否、需要他人幫助洗澡而感到尷尬等原因拒絕梳洗。護理方法制訂一個適合患者梳洗的時間表,由患者熟悉的人協助其梳洗。同時告訴患者溫水浴是很舒服的,或使用氣味清香的浴液、香皂等來吸引患者梳洗和沐浴。
如果患者身體虛弱,護老者應陪伴在側,以防發生意外。如條件允許,可在浴室安裝扶手和浴椅。要尊重患者的隱私和尊嚴,如沐浴時應用浴簾遮擋,浴室內溫度和光線適中。
洗澡時應注意觀察患者的身體狀況,如皮膚褶皺部位、足部等是否清潔;皮膚有否出現紅疹、硬化、破潰、水腫等異常變化,發現問題應及時就醫、處理。
大小便失禁
大部分老年癡呆患者都會間斷出現大小便失禁,或因找不到或來不及去洗手間、脫衣困難以及腹瀉等原因弄污牀褥、衣褲,患者也會爲此而感到尷尬。
護理方法護老者應定時帶患者入廁,如定時在早晨起牀後、飯後、臨睡前及每隔2~3小時。以尼龍搭扣代替拉鍊或紐扣,並選擇寬鬆的內褲。睡前儘量不要讓患者喝過多的水。患者的牀位應儘量接近洗手間,去洗手間的路要有充足的照明及清楚的指示。最好是在臨睡前或半夜叫醒患者入廁。
對於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護老者切忌責備,避免使其尷尬,應向患者清楚地解釋大小便失禁的原因,及提示患者如何避免再次失禁。如患者大小便失禁的次數增多或出現持續性失禁,需請醫生診治。
“日落症候羣”
很多老年癡呆患者會在晚間特別煩躁,或在半夜醒來,在房間內徘徊、製造聲響。這是老年癡呆症的症狀特點,稱爲“日落症候羣”。
護理方法晚間爲患者提供適當的照明,避免因光線不足而令患者產生錯覺或感到不安。睡前避免攝入茶、咖啡等食物,減少環境的刺激,以協助患者入睡。爲患者建立有規律的生活,日間爲其安排適當的活動,如定時做早操、看電視、適宜的運動等,避免過長的午睡。
如果患者在半夜醒來,應給予輕聲的安慰,有助於患者再次入睡。如果患者以爲是日間,切勿與之爭拗,可陪伴患者一段時間,再勸說其入睡。若情況嚴重,可遵醫囑給予助眠藥物。儘量避免強行約束患者的行動,以免患者更加躁動不安,而且容易發生危險(如呼吸困難、褥瘡等)。
護理者的心態
最後還要提醒大家,比以上護理技巧更重要的,是護理者發自內心的關愛。畢竟長久地照顧老人起居,難免會產生厭煩情緒。此時,我們應該回想一下,所有這些事情,都是小時候父母一遍一遍爲我們做過的,他們當時可曾有一絲的不耐煩呢?
三、老年癡呆用什麼方法治療好
一、藥物治療
老年癡呆老年斑的核心成分是Aβ,它是由APP在加工修飾過程中經不同的剪切方式形成的39~43個氨基酸殘基所組成,它被認爲是老年癡呆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用人工合成的Aβ1-42免疫接種,經動物試驗結論Aβ1-42免疫接種可產生抗Aβ1-42抗體,引起單核/小膠質細胞的激活,從而清除了Aβ1-42,因此,免疫療法成爲老年癡呆的一種新的治療方法。Aβ免疫接種在美國已進入臨牀試用。
二、心理治療
根據老年癡呆患者的文化修養和興趣愛好選擇性地給他們播放一些愛聽的樂曲,以活躍其精神情緒。有實驗研究證明音樂能改善大腦皮層的功能,增加其供血供氧,較好地調節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鼓勵老年癡呆患者參加一些學習和力所能及的社會家庭活動,以分散老年癡呆患者的不良情緒和注意力,喚起其對生活的信心。
三、中醫治療
痰溼蒙閉型老年癡呆:症見精神淡漠、表情呆滯、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默默不語、形體肥胖、舌質淡滑、脈濡細。用豁痰開竅法進行治療,可選用蘇合香丸加減應用,藥用膽南星、茯苓、半夏、橘紅、枳實等。
思慮傷脾型老年癡呆:症見精神疲憊、食少心悸、形體消瘦、健忘失眠、舌質淡、脈細無力等。用補養心脾法進行治療,藥物選用茯苓、黃芪、酸棗仁、遠志、生薑、白朮、龍眼肉、大棗、黨蔘等。
四、預防老年癡呆的方法都有哪些
多社交:多社交有助於改善認知能力。多與朋友外出進餐或參加體育活動、旅行、聚會、看電影、聽音樂會、參加各種俱樂部、參加社區志願活動、常看親朋好友等活動,都有助於改善記憶和思維能力。
維持正常人際關係,避免長期陷入憂鬱狀態:很多老年人患癡呆症都是由於憂鬱引起的,因此要避免精神刺激,因此老年人應該多交流,防止大腦組織功能的損害;另外,現代生活中要儘量維持家庭和睦,保持心情愉快,才能增強抗病能力。
精神調養:精神之凋養重在調節七情之氣,注意保持樂觀情緒,應節思慮、去憂愁、防驚恐,要寧靜無懼,恬淡虛無,與世不爭,知足常樂,清心寡慾。做到外不受物慾的誘惑,內不存情感的激擾。這樣氣血調和,健康不衰。
智力訓練:勤於動腦,以延緩大腦老化。有研究顯示,常用腦,常做有趣的事,可保持頭腦靈敏,鍛鍊腦細胞反應敏捷度,整日無所事事的人患癡呆症的比例高。老年人應保持活力,多用腦,如多看書,學習新事物,培養多種業餘愛好,可活躍腦細胞,防止大腦老化。廣泛接觸各方面人羣,對維護腦力有益。和朋友談天,打麻將、下棋等,都可激盪腦力,刺激神經細胞活力。
每日沉思冥想:經常沉思有助於增加大腦灰色物質,有助大腦修復。每天沉思冥想幾分鐘有助於保護大腦敏銳性,降低早老性癡呆危險。沉思冥想還有助於降低高血壓水平、減輕壓力、抑鬱和炎症程度,改善血糖和胰島素水平,促進大腦血液流動。
起居飲食:起居飲食要有規律,不能變化無常。一般應早睡早起,定時進食,定時排便,注意保持大便的通暢。
減少食糖攝入量:喫糖太多會增加早老性癡呆風險。專家建議,不要飲用導致肥胖症的含糖軟飲料。糖攝入來源最好是蔬果和其它自然甜味劑來源。
體育鍛煉:許多人都知道,運動可降低中風幾率。事實上,運動還可促進神經生長素的產生,預防大腦退化。實踐證明,適當的體育鍛煉有益於健康,如堅持散步、打太極拳、做保健操或練氣功等,有利於大腦抑制功能的解除,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活動水平。
室外散步:散步有助於平靜情緒和改善短期記憶。每天可以花1小時散步、逛街、遊植物園等。在植被茂密的地方散步可使注意力和短期記憶改善20%。多接觸大自然,有益大腦健康。
進行適當的藥物預防:避免腦動脈硬化及腦血栓等疾病的發生。老年人更加應該養生保健,抗老防衰,延年益壽,老年人平時應該補脾腎,調節膳食,少喫食鹽,並開展適宜的體育活動,以防止因腦供血不足而導致老年癡呆。
保持足夠的睡眠:注意飲食起居,隨着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睡眠時間也隨之減少,睡眠質量也越來越差,但是至少保持每天6小時以上的睡眠。
總結分析
老年癡呆是一種常見的老年疾病,對患者及其家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了解飲食禁忌和護理方法,可以有效減輕癡呆患者的症狀,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此外,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中醫治療等方法也為患者提供了多樣的治療選擇。預防老年癡呆的方法包括多社交、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智力訓練等,這些都是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最重要的是,護理者的耐心與關愛是不可或缺的,這樣才能更好地照顧癡呆症患者,讓他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如需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訪問 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