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职业指南
一、引言
在建筑工程领域,造价管理是项目顺利推进与各方利益平衡的关键环节。住建部发布的 24 清单标准,作为造价管理的重要规范文件,对工程计价的核心要素 —— 综合单价,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与优化。综合单价不仅是招投标阶段双方博弈的焦点,更是施工过程成本管控与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深入解析 24 清单标准下的综合单价,对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咨询企业等造价行业各参与方,精准把握造价管理要点、提升项目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24 清单标准中综合单价的构成变化(一)与旧版清单的对比旧版清单中,综合单价虽也包含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但对风险费用的界定相对模糊,且在各费用的计算口径与分摊方式上,缺乏更细致的规定。而 24 清单标准对综合单价的构成进行了更为清晰且严格的界定。
(二)各费用的详细界定与计算人工费:明确了人工费的计算应基于工程所在地最新的人工工日单价及相应的定额人工消耗量。同时,考虑到不同工种、不同技术等级工人的工资差异,要求在综合单价组价时,需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用人工工日单价,确保人工费的计算更贴合市场与实际用工需求。例如,对于技术要求高的特种作业工种,其人工工日单价应按照市场行情或相关部门发布的专项人工单价执行。
材料费:材料费不仅包含材料的原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采购及保管费,24 清单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对材料检验试验费的处理。对于按规定应进行检验试验的材料,其检验试验费应计入材料费中,但对于特殊检验试验项目,若招标文件或合同中明确由建设单位另行支付的,可从材料费中扣除,单独列项。此外,材料价格的取值,应优先采用工程所在地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信息价,信息价缺失的,可采用市场调研价,并在综合单价分析表中注明材料价格的来源与依据。
机械费:机械费涵盖施工机械的折旧费、大修理费、经常修理费、安拆费及场外运费、人工费、燃料动力费等。24 清单标准对施工机械的租赁与自有机械的费用分摊进行了更明确的规定。对于租赁机械,其机械费按租赁单价计算;对于自有机械,需根据机械的购置成本、使用年限、残值率等因素,准确计算折旧费等各项费用,确保机械费的分摊合理、准确。
管理费:管理费的计算基础与费率取值更加规范。24 清单标准规定,管理费以人工费和机械费之和为计算基础(部分工程也可按人工费为计算基础),并根据工程类别、企业管理水平等因素,划分不同的费率区间,企业在组价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规定的费率区间内合理选取。同时,明确了管理费所包含的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固定资产使用费等具体费用项目,避免了以往管理费分摊的模糊性。
利 润:利润的计算同样以人工费和机械费之和(或人工费)为基础,其费率应根据企业的经营策略、市场竞争情况以及工程的风险程度等因素综合确定。24 清单标准鼓励企业通过提升管理水平、优化施工工艺等方式,合理提高利润水平,同时也对利润的过度虚高进行了一定的规范,以维护建筑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风险费用:24 清单标准首次对综合单价中的风险费用进行了详细且明确的规定。风险费用主要用于应对人工、材料、机械价格的波动以及工程变更、签证等不可预见因素对综合单价的影响。规定了风险费用的计算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人工、材料、机械价格的风险幅度进行合理约定,当市场价格波动超过约定幅度时,其超过部分应调整综合单价。同时,对于工程变更、签证等引起的综合单价调整,也明确了风险费用的分摊原则,即由发包人承担的风险,相应费用不计入综合单价;由承包人承担的风险,费用计入综合单价。
三、综合单价在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一)招标方编制招标控制价中的综合单价招标方在依据 24 清单编制招标控制价时,需严格按照清单项目的特征描述,结合工程所在地的计价依据、市场价格信息等,准确计算各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例如,对于混凝土构件清单项目,招标方需根据构件的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配置等特征,计算出混凝土材料费、模板及支架的租赁费或摊销费、钢筋材料费及加工费、相应的人工费、机械费以及管理费和利润,并考虑合理的风险费用,最终确定该混凝土构件的综合单价。同时,招标控制价中的综合单价应体现招标方对工程质量、工期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招标控制价的合理性与公正性,为投标方提供明确的计价参考。
(二)投标方的综合单价组价与报价策略投标方在进行综合单价组价时,首先要仔细研究招标文件、24 清单及图纸等资料,准确理解清单项目的特征与工程内容。然后,根据自身的施工技术水平、管理能力、材料采购渠道以及市场价格行情等,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各项费用进行详细核算。在管理费和利润的取值上,投标方需结合工程的竞争程度、企业的盈利目标等因素,合理确定费率。对于风险费用,投标方应充分分析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人工、材料、机械价格波动以及工程变更等风险,根据风险的大小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合理计入综合单价。
在报价策略方面,投标方可根据工程的特点和竞争对手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报价策略。对于一些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清单项目,可适当提高综合单价,以获取更高的利润;对于一些常规的、竞争激烈的清单项目,可适当降低综合单价,以提高投标的竞争力。同时,投标方还需注意综合单价的平衡性,避免个别清单项目的单价过高或过低,导致投标报价整体不合理,影响中标机会。例如,在某办公楼工程投标中,投标方通过分析,发现消防工程部分技术要求较高,竞争对手可能较少,于是适当提高了消防工程相关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而对于混凝土结构工程等常规项目,由于竞争激烈,适当降低了综合单价,最终使得整体投标报价既具有竞争力,又能保证一定的利润。
四、综合单价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控作用(一)人、材、机资源的优化配置施工单位在施工阶段,可依据 24 清单中的综合单价,对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进行详细分析,从而优化人、材、机等资源的配置。例如,对于综合单价中人工费占比较高的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单位可根据综合单价中人工工日的消耗量,合理安排劳动力数量与进场时间,避免劳动力的闲置或不足。同时,通过对比综合单价中的材料价格与实际采购价格,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供应商,降低材料成本。对于机械费,施工单位可根据综合单价中机械的使用情况,合理调配自有机械与租赁机械,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降低机械使用成本。
(二)工程变更与索赔时的综合单价调整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生工程变更,施工单位需根据 24 清单及合同约定,对变更部分的综合单价进行调整。当工程变更导致清单项目的特征发生变化时,施工单位应按照实际发生的工程内容,重新组价确定综合单价。例如,某道路工程中,原设计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后因建设单位要求变更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单位需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材料用量等,重新计算综合单价,并报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审核确认。
对于索赔事件,如因建设单位原因导致工期延误、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施工单位可依据综合单价中的风险费用约定以及合同条款,提出费用索赔。在索赔计算时,综合单价是重要的依据,施工单位需根据索赔事件对综合单价各组成部分的影响,准确计算索赔费用。例如,因建设单位供料延迟导致施工单位机械闲置,施工单位可根据综合单价中的机械费,计算机械闲置期间的折旧费、租赁费等费用,作为索赔金额的一部分。
五、结语住建部 24 清单标准下的综合单价,在构成上更加清晰、规范,涵盖了工程计价的各项费用及风险因素,为造价管理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在工程招投标阶段,综合单价是招标控制价编制与投标报价的核心要素,直接影响着招标的公正性与投标的竞争力。在施工过程中,综合单价又为施工单位的成本管控、工程变更与索赔处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造价管理将更加精细化、规范化,24 清单标准下的综合单价也将在造价行业各参与方的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建筑工程领域造价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